公办幼儿园竟变相兜售入园优先权?家长直呼入园难
近期,在安徽合肥,部分公立幼儿园推出了“亲子班”,却借此名义私下出售入学的“优先权”,这一行为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就困扰许多家长的“入园难”问题愈发严重。对此,我们接下来将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入园难现状
合肥的家长们正面临着入园的挑战。在安徽省水利厅机关幼儿园,有些家长在孩子刚满三个月时就急于报名,但遗憾的是名额已经全部满员。有些家长表示,他们至少要等到年后才开始四处寻找入园的机会。这些现象表明,优质的公办幼儿园学位非常抢手,家长们对孩子入园的问题感到十分焦虑安徽省水利厅机关幼儿园,不得不提前开始忙碌。
亲子班现象
安徽省水利厅管理的机关幼儿园和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都开设了“亲子班”。家长们普遍觉得,一旦孩子加入了“亲子班”,就有可能顺利进入小班学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利厅机关幼儿园开设的“亲子班”是需要缴费的,每年的费用超过4000元;而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亲子班”主要面向两到三岁的幼儿,每个学期的费用大约在7000元左右,而且会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亲子班”因此成为众多家长为了孩子争取入园机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入园条件
想要进入这些幼儿园,参加“亲子班”变得极为关键。在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若未参加“亲子班”,直接升入小班的名额几乎不存在。即便是在“亲子班”里,也有一定的优先顺序。安徽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老师明确表示,首先要保证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亲子班”的学生能够入园,而向社会公开招生的名额相当稀少。一旦错过了“亲子班”的适龄范围,就只能另寻他法。
园方回应
王老师就“参加亲子班是否能保证孩子进入小班”的问题作出回应,指出只要不是因为个人原因离园,孩子在早教中心从大班一直读到毕业安徽省水利厅机关幼儿园,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保证他们顺利升入小班。但她也指出,并非所有早教中心都能保证孩子升学顺利,这一点从侧面揭示了学位的紧张程度以及竞争的激烈性。
教育部门态度
合肥市教育局的副调研员、学前办负责人李丽指出,有些幼儿园将早教班与招生工作结合起来,这种做法并不规范,相关部门将对这种现象展开调查。对于那些由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幼儿园,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可以享受到500到800元不等的补贴,而且招生人数越多,补贴的标准也会相应提升。这项政策可能还暗示,这些幼儿园需要适当地提升对社会公开招生的比例。
问题反思
幼儿园新设的“亲子班”与招生政策紧密相连,反映出园内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不均衡、招生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入园难”和“入园贵”长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公立幼儿园这样的招生方式,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以及家长和孩子们的权益。要确保公办幼儿园招生过程合规,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保障孩子们获得平等的入园权利,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大家普遍认为,对于公立幼儿园这种不规范招生的问题,最关键的解决措施究竟是什么?我们期待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加入讨论,同时也不妨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帮忙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