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教育扶贫力度惊人!1985名学生受益,800元补贴暖人心?
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教育扶贫显得尤为关键,攸县为了破解贫困学生就学的难题,持续增加投入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温馨的措施,这些举措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政策实施背景
攸县那时候,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挺成问题。尽管2013年2月农村的中小学校都配备了校车,但每季度的800元车费对贫困家庭来说,还是个不小的负担。就拿联星街道高岸村的宁嘉玲来说,她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爷爷身体残疾且病情严重,奶奶整天忙于农活,接送她上学成了一大难题,只能步行去学校。
免除多项费用
攸县明白教育扶贫的必要性。他们不仅免去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餐费,还特别留意到校车费用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一大负担。于是,为全县1985名已建立档案的贫困户子女免除了校车费用,这样的政策让许多家庭感受到了温暖。
具体补贴事例
11月20日攸县机关幼儿园,攸县联星街道泰清潭村的刘振武村民来到了上云桥中心完小,从校长张有琪那里接过了800元钱。这笔钱是本季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提供的校车补贴。刘振武对这项政策表示赞赏,他说,他们村有9名学生符合条件,享受了这项补贴。其中,最远的学生开车到学校需要花费30分钟的时间。
家庭难题解决
宁嘉玲的家庭因疾病陷入贫困攸县机关幼儿园,800元的乘车费用几乎让她的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宁家人为此感到忧虑,然而,自今年4月起实施的针对贫困户子女的校车全额补贴政策,成功解决了困扰宁家的难题。宁永奇对此感慨万分,认为孩子的读书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精准动态管理
为了确保政策的精确执行,对获得校车补贴的群体实施了动态监管和严格的分级审核。宁曼香,攸县教育局综治办的副主任,透露说,截至目前,已有1985名学生获得了补贴,补贴总额达到了121.6万元。这项政策已经实现了对全县147所公立学校以及158所幼儿园的全覆盖。
教育扶贫意义
攸县副县长罗曼提到,“与其直接给予,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自给自足”,他强调教育扶贫不仅仅是提供经济援助,更重要的是激发贫困人口的志向。在扶贫攻坚战中,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没有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目前,全县范围内已经没有学生因为贫困而不得不步行去上学的情况发生了。
攸县的教育扶贫措施既周到又成效卓著,那么其他地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参考学习?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